rom

音樂理想國

03/24/2000 文以載道

原音重現

任何一本普通物理學的課本都會提到,每個空間的頻率響應spectrum都不同。所以任何樂器到了不同的環境,都會因為該空間的頻譜分布而多少改變其樂音的泛音排列,簡單的說樂器的音色必然會改變。誰都沒聽過Stradivari琴在國父紀念館,社教館和國家音樂廳由同一人拉奏過,南轅北轍或許誇張(這是每個人差異閾的不同,或是說是個人認知的判斷,沒必要討論),但是光就音色的改變是絕對可預期的,除非三地的空間頻率響應完全一樣,但我們已知這是不可能的。 

簡單的假設原音重現的條件之一是錄音與現場音色完全相同。但是我們需要用這麼嚴苛的標準才能辨認小提琴的聲音?我們可以從任何一本普通心理學的課本找到,人對聲音辨識的選擇範圍是很大的。舉個最好的例子:為什麼同一個人在電話裡的聲音和在錄音帶中的聲音其實音色是如此的不同,我們還是可以認出是同一個人呢?那是因為人的大腦聽覺皮質區有能力可以將屬於聲音的特質歸納做出判斷。所以人要認出小提琴的聲音確實有其標準,但是卻是很模糊的標準,也就是說五百塊的隨身聽或是五百萬的高級音響放出的的小提琴我們都會知道這是小提琴,所以人不需要用完全一樣音色的嚴苛標準即可認出小提琴的聲音,沒有原音非原音的是否篩選問題。 


音響本身有許多附加價值,對某些人而言撥放音樂是主要功能,但是並不是絕對的單一價值,更不是所有人都把它當作主要價值。有許多人買義大利喇叭當家具擺飾,B&W鸚鵡螺也不是第一次看到有人將之當花瓶,如果只求原音重現而忽略其外觀,檯面上一堆貼皮貼的美美的喇叭都該填海去了。當個唱片演奏家有何可笑之處?聽古典音樂的人有人在乎聲音感官的滿足如琴聲之美,有人在乎音樂的內容如背後豐富的歷史人文內涵,哪怕演奏者本身也有這兩項度上的差異,美聲美技派面對考據派在音樂史上並不惶多讓,現在貝多芬交響曲配器早多不是當年的原譜,為何一定要剝奪人類的多元價值?追求不可能達成的目標並沒有比較高明之處。

作者 Diala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