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比系統的調整
在開始前要準備的東西: 小一字螺絲起子,水平儀,針壓計,唱頭的調整規尺(protractor)。
一、先為唱盤找一適當的位置,最好不要在喇叭邊以免受到音波的影響。也不要置於音響架中以免使用不易,唱盤應置於一水平的平面上。
二、檢查轉盤(platter)、盤身、臂板(安裝唱臂的部分)(armboard) 是否水平,若不是需調整唱盤的腳(無彈簧避震)或彈簧張力。請依唱盤指示調整。
三、若是自行安裝唱臂,應先確定唱臂基座與轉盤中心軸的幾何關係的正確。通常唱臂製造商會附上一個規尺作為標準。
四、把唱頭裝在唱臂上。先不用急著調整,大概即可。注意接線要正確(看顏色)。小心不要碰到唱針,如有唱頭保護蓋應罩上。千萬注意唱頭內有強力磁鐵,任何鐵器如螺絲起子等應遠離唱頭,以免吸住,打到唱針。螺絲不需鎖很緊,約略固定即可。唱臂抗滑(antiskate)應調到零。
五、放上一張不要的唱片,用針壓計量出要的針壓(一般以唱頭製造商建議的範圍中段為起點,比如說建議的是1.8-2.2g,就以2g為起點),針尖應在唱片高度,並把唱臂調到水平。重要的是此時唱臂的水平是相對於唱片表面,但唱片的厚度不一,如180gm的(比如大部分的重刻片)比RCA Victoria就厚很多,所以此時可以選比較介於中間的如Philips, EMI等。有的唱臂如Rega RB250, RB300, RB 600是不能調高度的,只有選適當高度的唱頭來搭配。
六、依照唱頭製造商的建議,某些MC唱頭設計為針桿在受力後呈22度角,則應把唱臂後端略為調低(只有一點點)。
七、超距的調整(overhang):選一個唱頭的調整規尺(protractor)(有很多格子標示)。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單點調整,一種用兩點(大部分,在這兩個位置,循軌誤差為最小)。許多唱臂製造商會附上一個,如果沒有,可自製或購買。以一般做圓弧運動的曲臂(pivot arm)為例,將唱針尖製於此兩點之上(可在此位置上鑽一小洞以便針尖停車),從唱頭正前方看去,針桿應與格子線重疊,若不是,可鬆開螺絲少許,移動唱頭位置,以達到要求。重複此動作直到在兩個位置均達到正確位置。這裡需要極大的毅力與耐心,但極為重要。要注意的是很多使用建議上說這裡的調整是以唱頭的外殼為標準,若唱頭為方形,則看外殼邊緣是否與規尺的格子切齊。但絕大部分的唱頭為手工製造,唱針桿不一定與外殼成標準幾何關係,還是應以唱針桿為準。當達到要求的位置時,請將螺絲鎖住,但要小心不要在鎖螺絲時移動了唱頭。
八、垂直循軌角度調整(azimuth):除非你的唱臂可以旋轉,或唱頭承載部分是可拆式的,否則這部分是不用調整的。垂直循軌角度是指唱針桿是否與唱片垂直。有人認為如果是垂直的,則左右聲道應該一樣大聲,所以建議用一張單聲道的唱片,將唱臂的信號線的兩個地線相接懸置在外,將兩邊的火線分別接在一個RCA頭的正負端,然後放音樂調整。當所聽到的音量最小時就是最佳的垂直循軌角度。但這是錯的。正確的垂直循軌角度時應該是左右聲道的最大crosstalk是最小的。這牽扯到內部發電的部分,要達到最佳的調整,只有依賴測試機器(如Audio Technica 的Cartridge Analyzer)或測試唱片。也可以用聽的,當垂直循軌角度越接近正確時,音場的寬度是最大的。
九、抗滑的調整(antiskate):抗滑是為了減少在放唱片時唱針被向內圈拉入的力量所施加的反向力。某些唱臂設計有一個轉鈕,上面的刻度對應到所用的針壓(比如針壓是2g,則抗滑是2,如SME)。有的是用重錘。但抗滑是隨唱頭位置在變的,並不是恆定的力量。所以還是用聽的。選一張人聲獨唱的唱片,看看演唱者的位置是否在中間。如果偏左,則加大抗滑,反之則減少。
十、到此大致底定。剩下的全靠聽的去調整。如果聲音較悶,高音延伸不夠,低音多而不實,則唱臂可能後端過低,反之則太高。但一旦唱臂高度變了,所有的調整需再來一遍。
調類比系統是技術,也是藝術,更是花時間的煩人工作。但是一套調整好的系統所給你的享受是絕對值得的。
作者 Steven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