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3/5A
大家好, 看到之前對3/5A與管機、晶體機搭配的問題,覺得總算有人能用較理性的方式討論問題,以下提供一點看法:
首先,音響歷史上的發展,最無力而困難的其中一個問題就是「界面」的定義─不同器材間的接駁使用一直沒有某種嚴格規範或協定。請試著想想電腦發展的反例,OS、RS-232、442、TCP/IP……,電腦能極有效率的改變這個世界,主要,在我看來,就是遵循某種週延制定的界面,使既能團結,又能各自多元競爭。
缺少了嚴謹的界面定義,意味著混亂(chaos)的發展模式,而使用者所能做的就是所謂的「搭配」〈也就是某種高成本的試誤法〉,在無限多種的組合可能性中找尋「答案」。
這種困境短時間內無法被改變〈全盤數位化時方有可能〉。比較明智的對應方法便是集約法,無論是資訊經驗的集約〈讀書、讀雜誌、上網……找出某種脈絡〉、知識的集約〈如一次只明確討論一個問題〉或可行對象的集約〈如鎖定某一或某些器材為不可更動的前題〉。這樣的縮小範圍後,至少可以有效降低「過簡化(over simplify)」或「過通泛化(over generalize)」的風險,以至一事無成,毫無頭緒。這些日子來,我們在網路上看到了不少這種示範。從典型的「我有X萬元,請推薦」,到討論3/5A卻變成國力強弱的爭執……
言歸正傳。在直接談搭配管機或晶體機之前,我們有必要快速的檢視一下3/5A的設計特徵。這是一對小喇叭,頻寬有限〈低頻有天限、高頻有設限〉,從靈敏度及承受功率看來,動態亦受限。然而,扣除這些天限、設限、受限後,卻有著極高品質的精華─要我說,這是極具智慧的務實設計,我常說這是英國人最著名的「框框主義」設計哲學。在同體型的前提下,高頻比它好的,整體平衡性不如它;低頻比它好的,靈敏度會低至不實用;最大音壓及動態比它好的,低電平時的解析力往往更遜;而超級豪華發燒Hi-End品,縱或有瓣瓣強過丁點,C/P值卻早可列入不必討論之列,更不會是BBC的選擇。
3/5A的設計原意不在發燒,只是一個精心設計、思維細膩的可靠工具而已。甚至那較高阻抗的分音器〈汲取同樣功率時,電壓相對較高,電流相對較低〉,我猜原意是考慮OB車可能較有限的電源供應及可能較遠的連線阻抗,是一種比較能對應OB車現場狀況的考量。
至於搭配的問題,我反而覺得比較單純。我個人的考察是,用大功率、大電流、高負回授的大怪獸是毫無意義的,事實上還有相當的危險性─過度操作產生不悅的失真,甚至造成音圈撞底〈後期的B110似乎在內部設有防撞措施並強化懸邊,但音質略遜〉形成內傷。在這裡,所謂大怪獸並不單指晶體機,我個人用過845pp 150W的機器推,氣勢堪稱宏偉,音像又安定,還頗令人一新耳目,心中暗暗稱爽,但味道盡失〈像一路飆130的Austin Mini〉。然而,我觀察到的一個現象是撞圈次數比晶體大怪獸明顯減少,在趨近最高音壓極限時的音質劇變情形也緩和許多。經過多年多次的拉雜試驗,我的感想是:
基於3/5A〈以及許多「老英派」喇叭〉某些低頻及動態上的設計限制,擴大機確實要考慮一些妥與不妥。
硬操的方式不妥,這表示超低內阻、高電流(及相關的設計手段)不算必要,而高負回授尤應避免(特別是直接從負載端取回授者,這是因為喇叭本身的動態極限已經嚴重破壞負回授機制的可行限度),結合兩者的設計應完全放棄。並不是這樣的擴大機不好,事實上,推動「石輪級」的喇叭恐非它們莫辦,但也別指望它們能跳芭蕾。
現在問題來了。當代晶體機的設計思潮幾乎都走這個路子,絕大多數還奉為圭臬,引以為傲。會不會我們觀察到3/5A與管機普遍能搭配得較好的原因竟然是─我們找不到不是那種「肌肉猛男」型設計的晶體機?
試想,靜電喇叭的處境是否也有幾分相似?
這兩種喇叭「怪例」在歷史上都有某種定評,認為搭配中功率管機最好。而若搭配晶體機,Quad造了405來搭ESL,BBC也選擇了405推他們家的monitor,巧合乎?這裡面有技術者的功課要做。
我懇請各位認真思考上面的問題。由於個人不想捲入太通泛化的管石之爭,更無意變成不得不的老王賣瓜〈─因為,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我已經提出Waltz這個我較鐘意的solution了,不是嗎?〉,就此打住。期待再聊。
作者 黃智鈺
Leave a comment